Posted on 30 May 2010.
荀子有云啓訓篇 子等應聞並精研 曰云如下啓明示 古聖寄言作昭彰
之知領導所為者 所說士仕之立場 謂其他們的標準 士人有德名則揚
仕子厚道又樸實 者也當能稱聖賢 厚道樸實是君子 敦睦德誼為主張
者是厚敦的士子 也可讚譽是賢良 合與衆人同相處 群衆對他有佩仰
者是合群為領導 也被人敬並崇瞻 此是士仕之立地 乃作領導的立場
大人應該知如此 理由通明當成然
荀子曰:“古之所謂士仕者,厚敦者也、合群者也”。此理真正!
古代所說的做官和領導的士人,就是樸實厚道的人,也是善於與人相處的人。這是提出了做官和領導人的兩個標準!一是厚敦,一是合群。厚敦就是樸實厚道,這樣才會形成務實的工作作方。合群就是能和衆人打成一片,這樣才能不脫離群衆。二者不可以偏廢也!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不踏踏實實的工作,片面的講合群,那麽就很可能流於嘩衆取寵也!故此爲吾德教領導人,應該明白已上大理,宜懂得二個重要標準!一是厚敦,一是合群。能為如此,當可能真正的稱為德長矣!
今天
道濟惟有一感,暫借
荀子幾句明訓,是願勸告諸位德長,勉汝等共同學之,記之!
恭錄 道濟佛尊乩諭於紫真閣
公元二0一0年五月卅日
Posted in 2010 年德理, 5月份, 德教德理
Posted on 23 May 2010.
賢彥談論勸世篇 曰云如下理深長 夫道論德談真理 禍福從口發生焉
患害積少成多也 常常失誤會有險 積累小禍成大患 於世爭亂生害險
忽略不防還有害 微小禍患應滅焉 而是智勇困於溺 智慧充足不夠賢
勇敢很多也非聖 多要預防才優良 困惑是由被自愛 於世行爲德作章
所以應該知自意 溺愛事務知防焉 此是賢彥有談論 乃作勸人有主張
大道所行要曉得 理由如上宜精研
賢曰:“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此理真正!
禍患的發生,常常是由於一些小微的失誤積累而成大也!智慧而又勇敢的人,常常被自己所喜好的東西所困惑也!這句話道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禍患可以積少成多!智勇雙全的人,可以被自己喜歡的事務所迷惑!只有時刻保持警惕,不玩物喪志,才能永遠立在不敗的地位也!
今天
濟顛暫借先賢幾句明訓來闡釋德理,是願勸告諸生,勉汝等多多學習,永記勿忘可!
恭錄 道濟佛尊乩諭於紫真閣
公元二0一0年五月廿三日
Posted in 2010 年德理, 5月份, 德教德理
Posted on 21 May 2010.
莊子有云理深長 子等應該來精研 曰云如下闡德理 夫世天道本無常
哀哉不是於人死 莫過傷心人死焉 大哀是在心靈死 於世甚哀心死焉
心靈喪失更哀甚 死亡肉體莫比然 而是人們心喪失 人生何益怎生長
死亡心靈國可怕 亦能消滅眾善良 次之人死哀心死 之知此理悟妙禪
此是莊子有明訓 乃作處世之重點 大道所行應曉得 理由如上啓明彰
莊子曰:“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此理真正!
一般人在遇到嚴重事件的時候,自己就變化,暫時喪失理智,而去掉尊嚴和社會責任,會使他的心靈死亡。故此心靈死亡比肉體死亡就更悲哀了!如果民衆灰了心,那麽國家都可怕的!所以不可思想頑鈍麻木不仁也!
今天本等暫借
莊子幾句哲理示明大道,為願勸告諸德生眾善子,勉汝等共同學之、記之可!
恭錄 道濟佛尊乩諭於紫真閣
公元二0一0年五月廿一日
Posted in 2010 年德理, 5月份, 德教德理
Posted on 13 May 2010.
管子有云啓訓篇 子等應該學聖賢 曰云如下寫明意 惟是有德可親焉
有德的人莫失德 道德有的莫求強 者也爲人有遠見 能可備患無害險
備防止之眾禍患 於世行爲當安祥 患怕有的宜除掉 未可存有在心央
形成禍患就難解 也要知理宜精研 此是管子有明示 乃作處世之重點
大道之行要曉得 理由如上全詩篇 是望諸子知學習 也能預防治安祥
管子有云:“惟有道者能備於患未形也”。此理真正!
只有有遠見的人,才能夠在禍患沒有形成的時候就預先防它。這句話中所說的有道者,一般是指有遠見的人。只有有遠見的人,才可能在禍患沒有形成之前採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禍患的發生也!
今夕
顛暫借
管子幾句哲學來闡明教訓,是願勸告諸生。勉汝等共同學之、記之可!
恭錄 道濟佛尊乩諭於紫真閣
公元二0一0年五月十三日
Posted in 2010 年德理, 5月份, 德教德理